我還記得小的時候,我總是在聽“別人家孩子”的故事。父母總是對我說:“你看看隔壁的誰誰,爸媽都不管,他多懂事啊,讀書又好,還會做家務,還會做飯你看看你呢?”年幼的我是很懵的,當初是誰對我說,這個不用你干,你去寫作業吧,飯我給你做好,你好好學習吧,現在反過來說我不做家務不做飯?
像這樣的事情,我聽過不少故事,例如父母不允許你外出打拼,但是反過來又怪你沒有隔壁的小孩有出息,不允許你談戀愛,又反過來怪你這么沒找個對象回家。很多網友表示,同一個世界,同一個父母。父母不允許自己孩子做,我想出發點,也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,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。但是往往,這樣的行為無異于剪掉了孩子飛翔的翅膀,那孩子怎么可能飛得起來呢?
從孩子出生開始,就開始不斷地和父母進行分離,第一次離開懷抱,第一次去上學,第一次爭吵,第一次去外地,戀愛,結婚,組成自己的家庭。想要孩子真正地獨立起來,真正地做個有出息地人,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飛,而父母,要和孩子一起成長,接受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,擁有自己的人生。
父母的缺位,去放養孩子,孩子可能會變得驕縱,飛揚跋扈,野蠻生長,但是如果不肯放手,自己孩子可能就會變成毫無主見的媽寶男,或者萬事需要家人庇護的啃老族。獵豹的媽媽,會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后,離開孩子,自己再找一個地方住,而老鷹會把自己的孩子從巢穴里推出去,逼他自己去飛。
我們可以看一下一直不肯放手的家庭,甚至在孩子長大后,仍舊以,我是你爸媽的態度去干涉孩子的戀情,工作,人生抉擇。這樣的家庭,百分之百都是不幸福的,要么是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激烈對抗,親子關系破裂,要么是孩子根本無法獨立生活。有的孩子默默承受,你也會發現,其實他過的一點也不幸福,他的朋友們都在用同情的眼光看他。
作為父母,眼光始終有著局限性,時代在飛速地變化,孩子應該有自己需要走的路,需要自己去品嘗的酸甜苦辣。真正深愛孩子的父母,會把孩子推向更曠闊的世界,告訴他,孩子勇敢去吧,爸媽始終支持著你。適時的放手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課,請相信孩子,也相信自己。
本文由小紅傘情感出品 | 原創精品 | 轉載注明出處
新 浪
今日頭條
鳳凰網
搜狐網
天天快報
網 易
環球網
四川新聞網
健康人報
百 度
搜 狗
360
百家號
知乎
四川電視臺